http://b.niaojidi.com

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十三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农资流通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各部门要求,积极应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环境,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优化、服务模式创新、行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农资保供稳价基础得到全面夯实。

集中度提升,行业发展稳中有进

一直以来,农资流通行业都有“大行业、小企业”的特点,企业多而分散,头部企业偏少,行业集中度总体偏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5月,按品牌、产品、经营范围查询,关键词中包含“农资”的在业及存续企业约97万家,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2.3%。

农资行业经营主体数量在全国企业中保持了相当的比例,而农资流通及农业综合服务企业数量约占农资企业总数的2/3。截至2019年末,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内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类企业有2054家,配送中心4544个,直营店5.6万余个,加盟店23万余个,其中县及县以下网点28.3万个。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资流通行业整体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十三五”期间,全行业农资销售额实现稳中有增,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以供销合作社系统为例,2020年全系统共销售农资8667.1亿元,较2015年增长19.14%。此外,农资流通行业在资本运营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浙农股份、广东天禾等多家龙头流通企业成功上市,引领行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

自化肥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资流通市场已经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中,而行业毛利率则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随着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以及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及服务端的资源整合与模式升级,农资流通行业的整体发展质量和盈利能力逐步提高,以绿色、高效为核心的转型升级之路正不断深化推进。

↓2011—2020年我国化肥主营业务收入情况(亿元)

这十年,农资流通为农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2011—2021年我国主流品种化肥价格走势图(元/吨)

这十年,农资流通为农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产品结构优化,农资一体化进程加快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农业生产环境渐趋恶化,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农业高质量发展受到制约。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力量,保护农业生产要素资源,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农资流通行业的重要责任。

当前,我国消费层次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优质农产品和农业多功能需求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十三五”期间,农资流通行业深入践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肥农药“零增长”和“负增长”行动、“绿色农资”行动,积极优化产品结构,肥药减量增效初见成效。

从使用量来看,2020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250万吨(折纯量),较2015年下降12.8%;2019年农药使用量145.6万吨,较2015年下降32.7%。

从利用率来看,202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40.2%,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达到40.6%,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

从产品结构看,有机肥替代化肥、高效低风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测土配方施肥及节肥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全国有机肥施用面积超过5.5亿亩次,比2015年增长约50%。2020年全国高效低风险农药使用占比超过90%,绿色防控面积近10亿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41.5%,较2015年提高18.5个百分点。2020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已占三大粮食作物施用总量的60%以上,机械施肥超过7亿亩次,水肥一体化产品和技术应用面积超过1.4亿亩次。

在产品结构调优调绿的同时,我国农资流通行业农资一体化销售进程显著加快。以供销合作社系统为例,2015—2020年,全系统共向社会销售农资49824.2亿元,其中2020年销售农资8667.1亿元、种子种苗饲料类265.96亿元,销售肥料15986.55万吨、农药186.71万吨、农膜67.97万吨。

进出口贸易稳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是化肥进出口贸易大国。在三大基础肥料中,我国氮肥和磷肥的产能规模庞大,已实现自给自足并能适度出口,但钾肥的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每年约50%需从国外进口。

“十二五”以来,化肥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一方面帮助国内企业缓解了产能过剩带来的生产和经营压力,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市场缓冲和调剂的作用。2015年,我国化肥进口总量和出口总量均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值,分别为1113.27万吨(实物量)和3547.97万吨(实物量)。2015—2017年,我国化肥出口量呈逐年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是国际新增优势产能释放产生的市场挤出效应。2017年,氮肥和磷肥出口关税取消后,我国化肥出口量开始逐年回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化肥供应紧张形势初显,我国化肥出口量在这一年达到2917.2万吨(实物量)。2021年全年累计出口化肥3298.7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3.1%;化肥出口额116.69亿美元,同比增长73.2%。与出口量价齐增的形势相反,2021年我国累计进口化肥909万吨(实物量),同比减少14.3%;进口额27.34亿美元,同比减少5.1%。

2021年10月,在国际能源、原料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拉涨,全球化肥市场供应紧张且价格暴涨的背景下,为优先保障国内化肥供应,减少出口对国内化肥价格的拉涨,国家出台海关法检政策。法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化肥的出口,对有效保障国内化肥的充足供应和价格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1—5月,我国累计出口各类化肥757万吨,同比减少41.1%。2022年1—5月,我国累计化肥出口额为33.71亿美元,同比下降12.6%。

经过持续的产能和产品结构优化,我国氮、磷及复合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显著增强,也为我国由化肥生产、贸易大国向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2021年我国化肥进出口量(万吨)

这十年,农资流通为农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转型步伐加快,为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等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大国小农”仍是我国基本国情、农情。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小农户的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既是实现农业生产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必由之路,对夯实我国粮食安全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农资流通企业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超过90万个,全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16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超9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7000多万户。

“十三五”时期,农资流通企业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化水平和为农服务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以供销合作社系统为例, 2021年,全系统开展配方施肥1.62亿亩次、统防统治1.68亿亩次、农机作业1.45亿亩次。

此外,在聚焦主业、做好服务的同时,农资流通企业还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经营领域,广泛涉足肥料、农药生产和农业种植、养殖及粮食收储加工业等领域,为农服务范围持续拓展,服务能力不断巩固提升。

未来,农资流通企业应继续扎实提升服务能力,构建为农服务平台,探索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延长服务链和价值链,提高服务科技含量,进一步加快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文中数据由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整理提供)

郑重声明:为了让新农科技信息更丰富,我们修改了原文排版和分段,如有冒犯你的利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

新农看点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来源:新农科技"的所有作品,均由本站编辑搜集整理,并加入大量个人点评、观点、配图等内容,版权均属于新农科技,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违反者本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