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niaojidi.com

水产养殖培训专业讲座(鳜鱼养殖技术培训详细笔记)

8月23日,扬州市鳜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在高邮进行。在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承担的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重大项目“鳜鱼良种规模化繁育及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及“鳜鱼重大疾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即将收官之际,以鳜鱼健康养殖为主题,针对鳜鱼养殖中的关键问题,邀请了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与鳜鱼相关的岗位科学家赵金良教授、姜兰研究员、董传甫副教授分别就鳜鱼种质资源与品种利用、鳜鱼细菌性疾病、鳜鱼病毒性疾病等专题进行授课。还邀请了扬州大学张晓君教授介绍了扬州地区鳜鱼发病情况与综合防治策略。“鳜鱼良种规模化繁育及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首席专家叶金明主持了会议。据叶金明介绍,目前扬州地区鳜鱼主养面积2.5万多亩,已超过全省主养面积一半,2018年仅高邮市就扩大了3000多亩,产业依然在向扬州地区集聚。因此,举办这样一个培训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产养殖培训专业讲座(鳜鱼养殖技术培训详细笔记)

鳜鱼又名桂鱼或桂花鱼,是我国传统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目前鳜分为2个属和12种(鳜属:鳜、大眼鳜、斑鳜、暗鳜、波纹鳜、柳州鳜、高体鳜、长体鳜;少鳞鳜属:中国少鳞鳜、刘氏少鳞鳜、朝鲜少鳞鳜、日本少鳞鳜。)

目前在池塘中养殖的品种主要为翘嘴鳜。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极具营养价值及药效功能而驰名于世,深受消费者的亲睐。鳜鱼养殖具有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近年来,鳜鱼养殖病害较为严重,养成率低。

鳜病毒病及其免疫防控

中山大学 董传甫 博士

  •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灭活疫苗有望近期获得新兽药证书

会上,中山大学董传甫博士做了题为《鳜病毒病及其免疫防控》的主题报告。据董传甫介绍,目前国内养殖鳜病毒病发现有4种,其中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依然是当前国内养殖鳜的主流病毒性病原,控制了鳜ISKNV,鳜鱼的养殖基本成功了大半。董传甫还透露鳜ISKNV灭活疫苗201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5年获得农业部兽药局年批准的临床试验许可,2015-2016年顺利进行了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十分成功,疫苗的田间试验免疫保护效果在95%以上,鳜ISKNV灭活疫苗目前正在新兽药(生物制品类)注册申请,有望近期获得新兽药证书。

水产养殖培训专业讲座(鳜鱼养殖技术培训详细笔记)

扬州地区发病鳜鱼及其组织病理(董传甫供图)

董传甫还详细介绍了其他3种鳜病毒病的发病症状、流行现状及其防控方法。

  • 疫苗接种费用:高经济价值鱼完全无须担心疫苗成本

董传甫认为鳜作为我国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疫苗成本完全无须担心,参考国际成熟的渔用疫苗使用经验,渔用疫苗接种付出的劳动力和疫苗成本远小于养殖成功获得的收益,渔用疫苗推广与普及将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一个趋势。

最后,董传甫博士对于目前渔用疫苗的存在的挑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① 通过疫苗接种控制一种疾病有可能导致其他疾病的出现,针对一种疾病的疫苗接种不能解决问题,可用通过跟踪新生病原,通过添加新组分快速更新疫苗;

②多价/多联疫苗长期来看是必要的,目前中山大学研究团队正在研发包含3-4种病毒和1-2种病原细菌的多联疫苗;

③单靠疫苗无法解决所有的疾病问题: 良好的养殖管理是病害发生和传播所必要;

④对于病毒性病原,特别是动物病毒病,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唯一有效途径,其他方式都是骗人、骗财,切勿轻易听信。

鳜鱼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概况

上海海洋大学 赵金良 教授

赵金良教授作了题为《鳜鱼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概况》的报告。报告主要就鳜鱼种类与分类、鳜鱼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和鳜鱼产业发展看法进行了阐述。

鳜类鱼类是东亚地区特有的淡水鱼类,原先分3个属,11种(鳜属:鳜、大眼鳜、斑鳜、暗鳜、波纹鳜、柳州鳜、高体鳜;长体鳜属:长体鳜;少鳞鳜属:中国少鳞鳜、朝鲜少鳞鳜、日本少鳞鳜)。目前,鳜分为2个属和12种(鳜属:鳜、大眼鳜、斑鳜、暗鳜、波纹鳜、柳州鳜、高体鳜、长体鳜;少鳞鳜属:中国少鳞鳜、刘氏少鳞鳜、朝鲜少鳞鳜、日本少鳞鳜)。鳜鱼大多数种类都分布在我国,且多数分布在以淮河以南水系中。

鳜的养殖种类主要有鳜(翘嘴鳜)、斑鳜、大眼鳜,人工育成的品种有翘嘴鳜“华康1号”(GS-01-001-2014)、秋浦杂交斑鳜(GS-02-005-2014)、长珠杂交鳜(GS-02-003-2016)。赵金良教授针对鳜鱼不同养殖种类、不同人工育种品种的养殖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中,翘嘴鳜具有生长快,当年可达商品规格,而且饵料系数较低,但它只食活饵,难驯食,养殖病害严重,养成率低。其他种类和人工育种品种也各有其养殖优点和缺点。

目前,鳜鱼苗种产量20亿尾以上,其中广东省约占98%以上,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等长江流域各省本地鳜鱼繁育苗量受到广东苗的严重挤压。鳜鱼成鱼产量已超过30万吨,其中广东省产量占1/3,长江流域产量占1/2,其他省份占1/6。池塘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单养和池塘混养两种。其中,广东省池塘单养4000-5000斤/亩,长江流域是1000-1500斤/亩。池塘混养主要是鳜鱼和蟹、罗氏沼虾和其他养殖鱼类进行混养。

赵金良教授还谈了他对鳜鱼产业发展的思考。2017年,鳜鱼被农业部列入“三鱼两药”检查名单,鳜鱼产业各环节发展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树立良好形象,出现问题,不是个体问题,可能带来本地区,甚至整个产业的负面影响。同时,针对鳜鱼饲料养殖问题,他建议养殖规模适度发展、要防止过热发展。 “一旦饲料养殖突破,预计产量会陡增、品质会下降、价格会下滑,行业的整体效益就走低”。

最后,赵金良教授对鳜鱼各环节提出了以下建议:

①苗种方面:广东地区应规范苗种繁殖,每隔2-3年更新亲本,不要过度催产,切实提高苗种质量。

②养殖品种:开展鳜、斑鳜、杂交鳜等多品种、多样化生产,避免、减少养殖风险。同时,加大苗种质量、品种改良工作,适应各地生产需求。

③养殖过程:病害是鳜鱼养殖最大瓶颈,加强病害的防控工作,目前病毒疫苗已经在开发中。注重养殖水质调节或改良,降低病害发生,并发展健康养殖模式。

④饵料方面:拓展饵料鱼、利用低值养殖鱼,适度开发饲料养殖。

鱖常见病害及防控技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姜兰 研究员

姜兰研究员作了题为《鱖常见病害及防控技术》的报告。主要就鱖寄生虫疾病、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其他疾病(水霉病和应激)等常见病害的发病特征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姜兰强调鳜的病害防控需加强寄生虫病害的早期防控、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疫苗、病原监控)、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水质控制与污水处理、合理使用渔用药物,正确掌握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

扬州地区鳜鱼病害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技术

扬州大学 张晓君 教授

张晓君教授作了题为《扬州地区鳜鱼病害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技术》的报告。主要就鳜鱼病害发生的原因、扬州地区鳜鱼常见疾病种类、流行的基本规律、鳜鱼病害诊断及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张晓君介绍扬州地区鳜鱼病害呈三次发病高峰:夏季高温前是第一个发病高峰,夏季高温期是第二个发病高峰,夏季高温期后是第三个发病高峰,养殖场鳜鱼累积死亡率在50-80%不等。鳜鱼病害综合防控应从“疫苗预防、药物筛选与安全使用、传播途径的控制、水环境生态调节及健康生态养殖模式”等方面进行。

张晓君强调鳜鱼病害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一线水产技术人员要“懂预防,能看病,会治病”。

水产养殖培训专业讲座(鳜鱼养殖技术培训详细笔记)

郑重声明:为了让新农科技信息更丰富,我们修改了原文排版和分段,如有冒犯你的利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

新农看点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来源:新农科技"的所有作品,均由本站编辑搜集整理,并加入大量个人点评、观点、配图等内容,版权均属于新农科技,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违反者本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