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很多农民表示,种地已经难以像过去那样盈收了,因为农资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农民每年种地投资的成本越来越高,忙忙叨叨一年下来,最后的收益实在是比不上到外面去打工。
于是,不少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结果就是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那么,究竟为什么近两年农资产品价格会不断上涨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农资产品价格上涨背后真正的得利者是谁。很多农户认为一定是农资经销商都赚走了,毕竟农户是直接找农资经销商买的农资产品,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在农资经销商的背后还有农资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而经销商作为中间商也只能赚取中间的利润。
比如今年肥料价格涨得很多,如尿素从去年每包135元涨到185元,复合肥从去年每包约170元涨到220元。农药也涨价,比如去年每瓶四五元的除草剂,今年每瓶卖8元。
但其实,这种除草剂进价就接近7元。农资从厂家经过公司,再供应到各乡镇、零售网点、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从农资经销商进货时商品就涨价了,而不是经销商提高了价格。所以最终的获益者还在于厂家。
其次,关于农资产品为何会大幅涨价,我们还需要追根溯源进行分析。以某厂家的尿素为例,其出厂价同比上涨500至600元/吨,复合肥同比上涨1000元/吨,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煤炭涨价。
煤炭去年此时700元/吨,目前1300至1400元/吨,加上用电成本上升,尿素成本上涨约700元/吨。
再看看复合肥原料,钾肥价格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际供求关系变更,二是大宗原材料和海运费上涨。
我国钾肥大部分依靠进口,其最新价格为590美元/吨,约合人民币4200元/吨,而去年同期钾肥为2200元/吨,几乎翻倍。
由此可知,今年肥料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化肥价格大幅上升,煤炭、硫磺等原材料价格上涨。
最后,面对农资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加之农户耕作积极性不断被打压,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
作为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帮扶,比如可以加大对农资生产企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适当给予税收优惠及补贴,控制因原料价格上涨引起的出厂价格上涨。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流通企业的农资储备制度,在春耕农资价格上涨过快时投放市场平抑价格,帮助农户降低经济压力。
郑重声明:为了让新农科技信息更丰富,我们修改了原文排版和分段,如有冒犯你的利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