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niaojidi.com

为什么美国肯德基(为什么美国肯德基不如中国)

为什么肯德基麦当劳一类的快餐店,在美国主要分布在加油站附近,其布局的因素是交通还是市场

在国外,设在加油站附近的麦当劳肯德基,一般都是不设座位的,也就是司机不用下车,就可以在入口处点餐,然后开到几十米或几百米远的另一个出口,你点的餐就为你配好了,你从头到尾只要在车里就可以全部完成点餐了。很方便不是吗?而国内这一类的餐厅还不多,因为,国人拥有汽车的数量和饮食习惯,远远跟不上西方国家!国外生活节奏比较快,大都是选用快餐,甚至没时间离开自己的汽车,点晚餐,就要继续上路了。这一类的餐厅就大多设在了你需要加油的地方,或超市附近等。因为肯德基麦当劳主要以速食简便 快捷 省时间为主,方便人们生活,减少浪费时间。主要是市场吧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中西存在文化差异 但是还是以人为本。细细想一想。

国外 国内 最主要的是对于人类有意,无意义的事谁来做,有,那是什么人你是知道的。

为什么美国肯德基

为什么肯德基在国外是垃圾食品呢?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公布,针对各种品牌“洋快餐”中的油炸薯条、薄脆饼、烤猪肉与水果甜点上的棕色脆皮以及大量油煎油炸快餐食品所进行的化验表明,有的丙毒含量超过标准400倍。

据统计,在美国,大约有37%的少年儿童体内脂肪含量过高,大约每三个成人中就有两个人属于超重或者肥胖。美健康专家也把罪魁指向“洋快餐”。北京小胖墩儿已由1990年的3%上升到去年的13.8%。吃洋快餐正是造成小胖墩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以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2005年1月《华盛顿邮报》刊载了彼得?古德曼的文章——《快餐咬了中国文化一口》,文章指出:对28个国家的1.44万名成年人调查发现,在中国、41%的受访者每周至少要吃一次“洋快餐”,而在美国这个数字为35%。文章披露:麦当劳在中国105个城市有600多家分店;肯德基炸鸡店在中国则拥有1200家分店,2004年一年新开了270家分店,2005年至少还要开张200家。文章说:“中国目前约有两亿人体重超重,600万人肥胖。公共医疗专家认为,‘洋快餐’消费日益增多是造成中国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越来越多的首要原因。”

在网上随意点击“洋快餐”、“洋快餐与疾病”即能得到无数条如上关于洋快餐的危害的相关报告或调查。

英国政府近日发表的一份公众健康白皮书计划规定,为了防止儿童肥胖现象在英国蔓延,英国政府将实施一项新政策,禁止电视频道在儿童观看电视的黄金时段播放任何“垃圾食品”广告,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正为减肥不再吃垃圾食品。

在英国,一些人在快餐店门口“站岗”,劝阻他人进店消费

在墨西哥,政府下令禁止给3岁以下的婴儿吃三明治

因为它本来就是垃圾食品到了中国因为人的猎奇心理才会觉得好吃 再过几年在中国也就是垃圾食品了要说清这个问题,有必要介绍一下美国的饮食习惯:

美国人的菜肴不仅是花样少得可怜,重要的是存在“三多一少”的不健康因素。

“三多”一是肉多,肉类食品比重较大,尤以牛肉居多。肉的做法较单一,主要是烤,比如烤牛排、烤香肠、烤鸡等,家庭聚餐、朋友聚会多以吃烤肉为主。一般家庭都备有一种特制的烤锅,像缩进头的乌龟,靠三角形的支柱支撑,放在阳台或院内烧烤。如果外出旅行或在附近的草坪游玩,也可用设在游玩地的露天烤炉。由于肉块大,烤的肉多半带着血丝,半生不熟,干而无味。

二是糖多,美国人喜欢吃甜食,不少蛋糕和点心都甜得腻人。

三是盐多,美国人口味很重,许多食品盐的含量让人吃惊。普通人常吃的零食炸薯片咸的让人心慌;有些奶油也是加盐,结果咸得不能吃;自发面蒸出花卷似咸菜;咸牛肉用水煮过多遍仍不能去其咸味,简直可以当盐用。

“一少”则是蔬菜少。美国蔬菜种类比中国少,饮食中蔬菜比重小,做法也极为单一,和中国人花样繁多的烹饪方式无法相比。在美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土豆,一般只有土豆泥、炸薯条和烤土豆三种简单的做法。其他蔬菜多是生吃或白开水煮熟沾调料吃,且食用量很小。

美国人其实是很有健康意识的,比如学校、体育馆的墙上,赫然醒目的贴着一个宣传广告:可口可乐含××卡路里、炸薯条含××卡路里、炸鸡含××卡路里……最后警告不要吃这些高热量的食物,有害健康。但由于美国人从小就习惯了高热量食品,也只能将错就错了。高热量的结果是美国的胖子众多且体形硕大,中国的胖子与美国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中国是烹饪王国,可悲的是,在这个“王国”里,麦当劳和肯德基代表的洋垃圾竟然耀武扬威。尽管在中餐面前相形见绌,麦当劳每年还是从中国卷走20多个亿,国人的慷慨解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弘扬祖国灿烂的饮食文化,挺起腰板向洋快餐说不。

郑重声明:为了让新农科技信息更丰富,我们修改了原文排版和分段,如有冒犯你的利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

新农看点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来源:新农科技"的所有作品,均由本站编辑搜集整理,并加入大量个人点评、观点、配图等内容,版权均属于新农科技,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违反者本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