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院士,2003年11月8日是湖南长沙市明德中学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关于如何考院士,怎样才能被称为院士,自学成才的院士,如何成为科学院院士,什么人才能成为院士等问题,新农科技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如何考院士
第一步:先拿到大学生国家级竞赛三等奖以上,成绩专业前10%,并且取得保研资格,最好有一两篇论文(低水平也可以)。因为保研才能直博,最快拿到博士学位。
第二步:用你的竞赛、论文、成绩保送到985某顶尖实验室(起码A+学科),找一个有能力又比较push的导师(最好是青千那种有水平的奋斗仔,再高了的杰青院士没空带你),并且拿到直博名额。此时你本科毕业约21岁。
第三步:直博生五年顺利毕业,起码发表1篇大子刊级别的文章+2篇一区top+好几篇SCI的小文章。考虑到你在顶尖实验室的话,大概也就是实验室博士生的前10%吧。此时你26岁。基本上高效率的996才有可能有这种产出。
第四步:博士毕业后自己申请/导师推荐至国外顶级实验室做博后(贝尔实验室这种级别),争取发表一篇nature/science。美国一期博后3年,考虑到发nature三年肯定不够,姑且算你六年就高效率发了nature+2~3篇一区top。此时32岁
第五步:32岁申请青千回国,发了nature青千肯定没问题了,找个专业top985聘为教授,青千启动经费300万,申请点面上和学校的项目,再拿100万不是问题。花三年时间建设实验室,招学生,稳定根基。
第六步:35岁有了自己的实验室,经费,稳定的买房。钱也花的差不多了,要继续申请项目,打怪升级。
第七步:作为带头人申请到国家重大研发项目等千万级项目,千万级项目一般起码3~5年才能结题。四年后38岁在学院成为学科带头人,申请到杰青。
第八步:43岁国家重大项目顺利结题,并拿到第二个千万级项目,成功评上长江学者。
第九步:在该领域继续打怪升级十余载,并解决了国家重大问题,比如嫦娥七号载荷首席科学家/航母动力首席工程师等,成功评为院士。
怎样才能被称为院士
在科学技术领域有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均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限额不超过两名;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为有效。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推荐,仅适用此款。
2、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此类候选人,必须经过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协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
中科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增选,先要推荐院士候选人,然后进行学部评审和选举。 推荐候选人有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两个途径,不受理本人申请。每位院士最多推荐2名候选人。
2003年增选时,要求65岁以上的候选人需有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4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被推荐人相同方为有效。
院士是怎样学习的
2003年11月8日是湖南长沙市明德中学成立100周年纪念日。
中科院院士肖纪美、艾国祥,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刘经南,共同出席了主题为中国21世纪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明德院士论坛。
要做通才,不能只想做专家。
肖纪美
肖纪美院士在明德中学求学四年半,明德中学丰富的藏书,让他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明德教师严格的教学,使他终身受益。
这一切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肖院士虽已年过八旬,却仍出语惊人。
在明德院士论坛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现代社会,学生要学习做通才,而不要死钻牛角尖,一味想做专家。
社会需要他改行,而自己却不愿也不能改行的人,是最没有出息的。
肖院士此言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在与学生交流时,肖院士谈到,外国学者对中国留学生的评价是很用功,很努力,知识丰富,但是没想法。
没想法,实际上就是提不出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创造。
科学就需要有想法,有创造。
学生能提出老师答不出的问题,最好!这说明,学生在积极思考问题,同时,对老师也是一种促进。
相关链接:
肖纪美,1920年生,湖南凤凰人。
1939年明德初中46班和高中16班学生,材料科学家、金属专家、冶金教育家。
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所从事的环境断裂机理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科研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16本学术专著。
其中,《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材料的方法论》等4本著作获部委以上图书奖。
现被聘为明德中学科技辅导员。
中学阶段要全面发展、打牢基础。
艾国祥
艾国祥院士非常诚恳地说:我在明德高中三年,每期每门功课都是得5分(满分)。
我没有偏科,全面均衡发展。
以我的经验,我认为,一个人的中学阶段正好处在18岁之前,主要目标就是要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因此一定要全面发展。
艾院士强调,只有地基打得牢,才能建成高楼大厦;一棵大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艾院士说,20世纪50年代,曾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光学好数理化还是不够的,应该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艾院士认为,健康的体魄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应该是持续发展的。
艾院士举例说:自己能取得如今的科学成就,主要是靠哲学的修养和思维训练。
……没有相当的哲学修为,就没有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科学的把握能力,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进程中就不会有一种包容宇宙、势吞山河的大气。
艾院士反复强调,中学应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时候,也是要特别注重打好基础的时候。
学习要真正弄懂弄通,不能靠题海战术,要能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学习。
他非常反对一些人所津津乐道的、好像可以平白得来的奇思妙想。
凭空得来的‘奇思妙想’最后只能是胡思乱想。
科学上的‘奇思妙想’只有在巩固坚实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进行创新,才能得来。
否则,都是异想天开。
以上是如何考院士的详细答案,以及怎样一步步成为院士,博士怎么到院士,如何做院士,怎样才可以成为院士,如何当院士等生活问题中的小常识,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新农科技。
郑重声明:为了让新农科技信息更丰富,我们修改了原文排版和分段,如有冒犯你的利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